奥达智声范培华:探索穿刺导航机器人的应用与关键技术 | 嘉程创业流水席212席精彩回顾
04.12.2024 | 嘉程资本:创新者的第一笔钱 | 嘉程创业流水席

穿刺导航机器人在未来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市场需求可能超过腹腔镜辅助机器人、骨科机器人和神经外科机器人的总和。

近日,嘉程创业流水席第212席【探讨生物医疗新技术与影像学融合创新】,邀请了奥达智声联合创始人&CEO范培华分享,主题是《穿刺导航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和市场机会》。

以下是正文内容:

我是奥达智声公司的范培华。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一款用于深部组织穿刺的穿刺导航机器人。虽然这是一个创业医疗器械项目,但我的个人背景和经验主要来源于临床。经过近三年的创业历程,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现在,我想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产品、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都是我比较熟悉的领域。

提到机器人,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达芬奇,达芬奇确实是目前行业中最领先的产品。然而,人类在手术中使用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有一款名为PUMA的工业机器人,它拥有六个自由度,被用于执行脑部活检手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达芬奇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机器人在临床应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最初,机器人被用于前列腺癌的根治手术,后来又扩展到心脏瓣膜修复、妇科、普通外科和胸外科手术。如今,随着新一代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应用,机器人在临床上的应用正不断拓展,其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专科和手术的需求。

医疗手术机器人分类

在机器人的分类上,我们可以从操作方式和应用场景来定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

在操作方式上,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主从操作式,其中一个主手端由医生操作,通过这个主手端,医生可以指挥机器人的辅助手端(从手端)进行相应的动作这类机器人中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是腹腔镜辅助机器人,达芬奇就是这个类别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主从操作式机器人不仅能使动作更加精细,还能减少医生操作中不可避免的肌肉微颤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这类机器人能帮助医生减少个体间肌肉控制的差异,并能进入更狭小的空间进行操作。此外,这类机器人也被应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目前行业中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特别是将主从操作式机器人应用于眼科手术,因为眼科手术通常要求极高的动作精度,在一些极限的情况下,需要精确到数十微米。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只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医生才能完成。

 

第二类是协作式机器人,这类机器人根据人的指令自动执行操作。协作式机器人又分为两个子类:一类是应用于硬组织的机器人,如骨科机器人,国际上的产品有Mako、ROSA,国内的有天智航,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相关公司上市。这类机器人中另外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神经外科的导航机器人,法国的ROSA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另一类是应用于对软组织进行精确操作的协作式机器人,其中包括以管道为目标的血管介入机器人和支气管导航机器人,以及主要针对实质性脏器的穿刺导航机器人。

我目前致力于研发穿刺导航机器人,这是机器人领域中相对较新且难度较高的一个应用方向。

穿刺导航机器人的核心价值

关于穿刺导航机器人,我们的开发目标与机器人的核心价值密切相关。所有穿刺导航机器人的目标都是实现极其稳定和精确的穿刺。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协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定位病灶;第二,在穿刺过程中提供精确稳定的引导。就像狙击手使用狙击镜一样,如果没有经过长期训练,他们很难精确瞄准远处的目标。但如果有机器人控制的狙击枪,配合能够自动锁定目标的影像系统,以及精确的参数计算,射手只需做一件事,那就是扣动扳机。

我们的机器人也是同样的目标,这需要多项关键技术的协同配合。我将主要介绍四个方面:

  • 首先是机械臂——所有机器人执行最终动作的核心部件。机械臂首先需要满足精度要求,其次是稳定性。

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机械臂可以分为几类,主要是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机械臂接收命令后能自动执行动作,而被动式机械臂则需要操作者的控制和移动。此外,从设计角度看,当前临床应用的机械臂通常具有多个自由度,例如我们穿刺机器人使用的七自由度机械臂。还有柔性机械臂,这类机械臂多用于血管介入或支气管导航,能够沿着管道进行导航。

机械臂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动作规划,我们还引入了力控设计,这使得机器人能感知与人体接触的力度并提供适当的力反馈。这样,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除了获得影像视觉信息外,还能得到更多生物信息反馈,使得操作更加精细。

  • 除了机械臂本体的设计,我们还非常重视机械臂的控制逻辑和理论特别是在开发穿刺导航机器人时,我们经常需要设定动作目标,并在目标设定后让机器人自动计算运动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还需能够避障,并在碰撞情况下及时停止。此外,当人体有移动或活动时,我们还需要一种力位混合控制算法,使机器人能够柔顺地随着人体移动进行微调。

  • 在穿刺导航机器人的开发中,影像处理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们期望系统能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分割算法和图像中目标区域的识别提取。目前,越来越多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取特征性图像信息,这不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迅速识别目标区域,也有助于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上,提升图像识别的准确性。

  • 此外,当前所有的穿刺操作都极度依赖医学影像。在医学影像领域,我们不再单一依赖某一种医学影像进行引导,而是综合利用多种不同影像的优势进行导航。这一过程涉及多项技术,包括静态影像与实时影像的融合,以及医学影像与客观人体的融合。只有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精准的穿刺导航。其中一个关键部分是人工智能实时影像识别,通过训练AI模型,在获取影像的同时进行实时推断,准确识别目标区域。此外,我们还开发了基于力学反馈和图像识别的自适应呼吸补偿机械臂控制算法。启用呼吸补偿功能后,可以清晰、精确地追踪图像目标区域,确保其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视野中。

穿刺导航机器人不同的应用场景

凭借这些技术,我们在临床上针对多种脏器的应用领域取得了进展,包括肺、肝脏、肾脏、乳腺、甲状腺,以及前列腺。接下来,我从流行病学的需求出发,详细介绍在整个穿刺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设计机器人。

  • 首先是应用于肺穿刺导航的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执行肺部穿刺活检和局部治疗在中国,许多创业公司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且一些产品已经获得了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个赛道的火热与中国的疾病流行病学紧密相关。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肺癌的新发病例总数达到了106万。在这些肺癌患者中,许多人在早期就被发现有小结节,如磨玻璃样结节或早期疑似病灶。对于这些病灶,肺穿刺是获取病理结果的重要手段。对于早期的小结节,包括原位癌和癌前病变,也可以采用消融的治疗方法进行毁损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这些治疗都基于精确的肺穿刺技术。根据肺病灶的具体位置,会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例如,对于靠近胸壁的结节或早期肺癌,通常会选择经胸壁穿刺。而对于靠近支气管或大支气管的目标病灶,则通常采用经支气管途径的穿刺方法。由于肺是一个含气脏器,所以在机器人设计时,通常会考虑使用CT影像作为引导,并配合电磁定位或光学定位系统,在人体上安装定位标签,通过CT扫描来追踪这些标签。

因此,肺穿刺导航机器人开发的难点在于呼吸补偿算法。在进行CT扫描和穿刺时,需要尽可能保持呼吸相位的一致性,以避免呼吸过程中目标的漂移。

  • 除了肺部穿刺外,我们更关注肝脏穿刺,主要用于肝脏肿瘤的活检和局部治疗。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肝脏肿瘤都是一种高发病。一部分患者患有原发性肝癌,而另一部分则是转移性肝癌,特别是来自消化道的转移。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胃癌患者中约有10%-15%会发生肝脏转移,而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发生率则超过50%。面对如此众多的肝癌患者,临床上的挑战在于肝脏肿瘤的临床切除率相对较低。例如,在中国,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中,仅有大约20%-30%的患者适合进行手术切除,其他患者更适合接受局部治疗。特别是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穿刺对肿瘤进行消融治疗目前,肝脏肿瘤的热消融治疗——包括微波和射频——已成为临床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与肺相比,肝脏在穿刺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在于其呼吸周期的影响,以及在受力情况下会发生无法准确预测的非线性形变。为了克服这种形变,我们提出的理想解决方案是采用实时影像超声与CT或核磁共振影像的融合。通过CT和核磁共振重建人体的三维结构,生成一张人体的三维地图,并通过电磁、光学或机械定位方法提供定位信息,将实时超声影像与术前的CT或核磁共振影像在定位系统提供的坐标体系中进行融合。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机器人快速定位病灶,并在影像引导下准确地进行穿刺。

这个系统的开发难点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肝脏形变的补偿方法,其次是在多种影像融合过程中的配准方法。

对于肝脏形变的补偿,尽管我们研究了许多数据并尝试了多种算法补偿,但发现没有一种算法能够完全有效地补偿肝脏形变。肝脏作为一个软性组织,在不同的质地、呼吸状态和受力情况下,其形变的模式、量和方向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实时影像超声技术来确定肝脏形变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并据此瞄准病灶。

第二部分是多模态影像的配准方法。传统方法通常依赖于体表标签或脏器内部的点对点配准。我们最近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脏器内部的三维结构进行配准。通过机械臂控制的超声探头对肝脏进行连续的扇形扫描,从而获取影像数据。然后,我们从超声影像中提取血管结构并进行三维重建,与CT影像中的血管结构进行比对,以找到相同的位置。一旦定位成功,我们会迅速建立坐标体系,将两种影像的坐标位置统一起来。这项技术能够很好地克服肝脏穿刺导航过程中的难题。

  • 除了肝脏操作,这套系统还能兼容肾脏的穿刺导航。我们主要利用这项技术来治疗肾结石,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以中国为例,泌尿系统结石的患病率为5.8%,每年大概有超过6000万例的泌尿结石患者,他们通常对治疗有迫切需求。目前,泌尿结石的经典治疗方法之一是经皮肾镜取石。我们可以采用相似的功能,通过CT和超声影像融合进行术前规划,以便机器人能够精确定位目标。

开发中的两大难点包括:一是肾脏形变的位移补偿方法。在整个呼吸周期中,肾脏可能会上下移动超过两公分。我们的团队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实时影像捕捉这种位移。二是多模态影像配准方法的应用。我们在肾脏上采用不同的配准方法,利用肾脏的轮廓及其内部结构——如肾锥体和肾柱——进行比对配准。

  •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前列腺穿刺导航机器人。这一机器人系统目前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前列腺癌在中国男性中的发病率正迅速上升,它也是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三的疾病。此外,如果前列腺癌能在早期被发现、诊断并治疗,即在低风险阶段进行干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将大大提高。

然而,在国内,传统的前列腺诊断主要依赖于经直肠超声引导。由于超声对前列腺癌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常规做法是进行系统性的多点穿刺,包括经直肠和经会阴的穿刺方法。

我们注意到,在前列腺影像诊断中,核磁成像效率极高,尤其是多参数核磁成像。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将核磁共振与经直肠超声融合,将核磁所见的病灶映射到超声图像上,从而在超声引导下轻松定位病灶。这不仅可以提高穿刺的阳性率,还可以显著减少传统的至少12针穿刺次数。

但是,开发这种机器人相当有难度。尽管前列腺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病灶,但由于其位置特殊,以及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和穿刺时体位和直肠充盈状态的差异,其开发难点主要在于两种影像的配准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采用考虑弹性变形的配准方法。

前列腺穿刺后获得的病理信息对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临床指南,前列腺癌的治疗应当分级进行。对于早期低风险的前列腺癌患者,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倾向于采用局部治疗方法,如冷冻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和不可逆性电穿孔消融治疗。然而,在传统的前列腺穿刺中,尽管进行了12次穿刺,但每次穿刺的前列腺区域并不明确。如果穿刺结果阳性,且患者适合局部治疗,重新定位这些区域将非常困难。

目前,我们通过机器人进行穿刺,机器人能够在穿刺过程中记录每一帧的精确坐标信息,并将其与每一针的病理结果相关联。这样,如果穿刺确定了低风险前列腺癌的位置,后续的局部治疗将更加有针对性。

  • 最后是浅表脏器穿刺导航机器人,主要涉及甲状腺和乳腺。甲状腺和乳腺肿瘤的发病人数及发病率非常高。随着技术的进步,甲状腺和乳腺的穿刺诊断及微创治疗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在行业内,传统的甲状腺微创治疗主要依赖于高频超声引导,因为高频超声能够提供极高的组织分辨率。

如果能开发一款合适的机器人,也能够很好地配合医生开展手术。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款助手型机器人,使用被动式机械臂固定超声探头,将其定位于所需穿刺的平面上,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穿刺目标识别,以提高穿刺效率。

此外,我们还在研发实时穿刺引导的设计。当超声探头接触体膜后,可以清晰地看到目标区域。穿刺时,穿刺引导线与穿刺引导器的角度相匹配,调整角度时,穿刺引导线也会相应变化,这相当于一个精准的瞄准镜,能够实时定位目标。

穿刺导航机器人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认为,穿刺导航机器人在未来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主要是因为这一领域的需求量非常大。初步保守估计,每年的穿刺手术数量不少于300万例,这还未包括类似于麻醉的神经阻滞穿刺等领域。穿刺导航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可能超过腹腔镜辅助机器人、骨科机器人和神经外科机器人的总和。

为了占据这一市场,我们首先需要确保机器人具备良好的性能,并提供合理的价格。如果穿刺机器人的价格高得堪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那么它在未来将难以找到市场。此外,机器人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性,使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使用方法。我们也在努力将机器人与专用耗材相结合,形成从设备到耗材的完整商业闭环。

奥达智声是一家致力于医疗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张博教授创立。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日本、深圳、无锡和苏州设有分支机构。欢迎随时与我交流。

 

全文完

 

 

嘉程资本Next Capital是一家专注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基金,作为创新者的第一笔钱,我们极度信仰科技驱动的行业创新,与极具潜力的未来科技领袖共同开启未来。

我们的投资涵盖人工智能、硬科技、数字医疗与健康、科技全球化、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企业服务、云原生、专精特新、机器人等领域。投资案例包括元气森林、熊猫速汇、寻找独角兽、店匠、士泽生物、芯宿科技、未名拾光、橄榄枝健康、硅基仿生等多家创新公司。

嘉程资本旗下的创投服务平台包括「嘉程创业流水席」,「NEXT创新营」、「未来联盟」等产品线,面向不同定位的华人科技创新者,构建了大中华区及北美、欧洲和新加坡等国家地区活跃的华人科技创新生态,超过3000位科技行业企业家与巨头公司高管在嘉程的平台上分享真知灼见和最新趋势。

嘉程资本投资团队来自知名基金和科技领域巨头,在早期投资阶段富有经验,曾主导投资过乐信(NASDAQ:LX)、老虎证券(NASDAQ:TIGR)、团车(NASDAQ:TC)、美柚、牛股王、易快报、PingCAP、彩贝壳、云丁智能等创新公司的天使轮,并创办过国内知名创投服务平台小饭桌。

嘉程资本是创新者思考的伙伴,成长的伙伴。

 

嘉程资本
握手未来商业领袖
BP 请发送至 BP@jiachengcap.com
微信ID:NextCap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