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吴世春x愉悦李潇x嘉程李黎,请回答2023最新创业投资动态丨嘉程流水席166席精彩回顾
01.30.2023 | 嘉程资本NEXT CAPITAL | 嘉程创业流水席

 

近日,嘉程创业流水席在第166席主题为《请回答2023最新创业融资动态》的在线讨论中,邀请了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李潇和嘉程资本创始合伙人李黎三位知名早期投资人,深度回顾了2022年投融资动态,并探讨2023年的创投市场新机会、新趋势。

 

以下为正文部分:

 

大家好,在本期的投资人讨论开始之前,我们简单回顾一下2022年中国创投市场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五个值得关注要点。

 

 

首先,2022年中国创投市场的投融资事件数量为近5年最低点,整个市场相对比较冷清。
 

 

第二,投资的热点和行业发生了迁移,从之前的移动互联网、消费等领域,逐步转向了企业服务、医疗健康、转向了硬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

 

 

第三,月度融资数量在2022年底开始复苏。这条曲线也反映了中国创投市场这一年的情绪波动。

 

 

第四,2022年,成长期和中后期基金持币观望。大部分融资事件集中在早期,尤其是天使轮、A轮前后,B轮、C轮的成长期项目明显减少。Pre-IPO融资也相对较多。

 

 

第五,全球范围内独角兽诞生的数量和2021年相比更少,但比2020年有所回暖。

 

以上是我们对2022年进行的简单总结。接下来进入将由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李潇、嘉程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李黎,对2022年的国内创投市场进行总结以及展望2023年的创投新趋势。

 

Part1 请回答2023创投市场——回顾篇

 

嘉程创业流水席:请问在过去的2022年,您的基金做了哪些布局?

吴世春:2022年,相比其它早期机构,我们总体比较活跃,投了将近65家公司,主要方向在硬科技。布局领域可以总结为六个字,新、半、军、数、智、航——新能源、半导体、军工、数字产业、智能制造和商业航天。不过,由于2022年的出差、跨城尽调受阻,投资数量相比2021年还是下滑了约30%。相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松绑,2023年应该是梅花创投的投资大年。

 

李潇:愉悦在过去几年投资节奏都差不多,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投资的阶段跟过去相比走得更早一些。第二,因为投得更早期,所以单笔项目的投资金额也更小一些。第三,投资领域往新能源、硬科技方向走了一点。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做投资应该把握自己的节奏与方向。

 

李黎:嘉程主要在三个板块上进行布局。第一个板块是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这是嘉程资本从2020年以来就开始切入的领域。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又细分几个主题。一是医疗健康,包括新一代的医疗器械、新一代的基础设施,以及新一代的基于传感器的云化和AI算力的人体健康管理等。二是生物科技,包括生命科学和合成生物学等。第二个板块是数字化,包括元宇宙、消费互联网,全球化。第三个板块是硬科技,比如“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机器人、云原生等。从地域来讲,我们投资的企业包括了业务在国内的企业和全球化企业。

 

嘉程创业流水席:您们都在中国的早期投资市场经历过多次周期,请问2022年在您经历的周期中,呈现什么特点?

李潇: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我们在嘉程创业流水席也有过一次分享,当时对过去的周期进行了一些总结,对2022年的市场进行了展望。一年过去了,其实挺有感触的,2022年是行业生涯中非常难忘的一年。过去的周期往往都是单体事件的影响。2022年却更为复杂,立体化的多重要素对市场产生了闻所未闻、难以想象的冲击,这些都会导致LP投资组合的变化,进而影响了一级市场上的投资。原来的周期像一个钟摆,一直较为匀速地、按大家想象的在摇摆;但今天的情况则像是风浪之中的帆船,各个地方都有风,下一步究竟驶向何方是难以预测的。

 

吴世春:我们一直与周期为伍、与周期相伴。对投资人来说,既要拥有应对创业周期的能力,又要做好布局,在繁荣和萧条的时候都要有定力。很多时候,好的公司都是在寒冬、萧条中诞生与萌芽的。从行业来看,虽然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模式创新的红利在逐渐消退,但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正在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今后中美在科技方面脱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很可能会各自构成一个体系。中国在这一块有很多课需要补,也有很多产生巨头公司的机会。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一体量市场,这个市场规模足够很多创新去摊销研发成本,是非常有效率的。

 

我们要着眼于长远,看到国运和大趋势带来的“洪荒之力”。我希望创业者保持对外部恶劣环境的钝感力,在周期底部保持乐观,像我写的那本书《自适力》所说的,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环境、新规则、在新旧周期切换的时候进化。

 

嘉程创业流水席:嘉程内部进行了很多内部行研,发现很多历史上许多伟大公司都是在经济萧条中或尾声中诞生的。李黎可以把嘉程的行研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李黎:我非常同意世春说的,历史上伟大的公司,都是在低迷的时候创造的。很多时候投资人和创业者,纷纷都在说没有机会了,转过身一看,才发现很多公司都是在低迷的时期孕育的。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京东融资特别难,见了200多家VC,终于拿到了融资,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拼多多是2016年开始起量的(2015年9月成立),也是历史上创投市场比较低迷的时期;字节在2012年成立的,2013年是创投市场的低谷,而今天的字节跳动集团,已经是中国互联网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了。

 

回头来讲,2022年有这样一些趋势:第一,互联网经济、移动互联网已经走向尾声。回想2012年和2013年,只要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做了一个APP,APP不停地在起量,就会有获得投资的机会。这些年创投市场不断有风起云涌的成功案例。当年陌陌日活在100万的时候,估值为1亿美金,创下了当时创投市场的天价。世春当年天使轮投了一个公司,后来获得了数千倍的回报,谱写了一个传奇。愉悦资本成立以后投的公司,有很多在美股上市。但是,全球市场似乎都在2022年slow down了。第二,整个经济走向了虚实结合。美国在大力布局制造业,包括芯片制造和生物科技制造,要求它们在美国设厂。中国则提倡智能制造、实体经济。可以看到,两个超级大国都在鼓励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三点,硬科技成为了大家要拼国力、拼实力的重要方向。航空航天、新能源都是很有前景的方向。总之,在过去的一年,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非常有张力。

 

李潇:2022年最大的困扰是大家很迷茫,不知道希望在哪里,年底终于迎来了希望与生机。以前我会烦北京的堵车,但现在看到堵车,就觉得特别高兴,知道经济开始好转了,大家都出来创业了,我们又可以多开张了。

 

李黎大家不要被当前的市场情绪左右,要对创新有信心。今天这两位嘉宾也是我很好的朋友,我见证了他们在一些项目的低迷期中,力挽狂澜,出手相救。因为他们相信未来,相信企业的创新潜力。比如梅花投的小牛电动和理想汽车,都经历过很困难的时候,世春出手相救,注入了很多资金,帮企业渡过难关。愉悦也在蔚来最低迷的时候出手大笔资金支持。这些都代表了投资人对于创新的坚定信念。

 

吴世春:我觉得不经过困难重重,都不叫造车。不管是愉悦投的蔚来,还是梅花投的理想,都是如此。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样的诗和远方能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我觉得造车这种大梦想就配得上创业的颠沛流离。

 

嘉程创业流水席:请问各位现在掌管的基金的投资节奏是什么样的,你投了吗?投了多少?

李潇2022年是接近十个项目。七八个都是比较早期的新项目。

 

吴世春:总体的精力和重心,还在早期上。今年我们打了一个组合拳,一共投了65个,早期项目投了50多个,比起去年110个,还是下降了。更后期的也有,今年单笔在5000万人民币左右的项目投了七八个,单笔过亿人民币的项目投了两三个。对于后期项目的加注,也是为了把一些看好的项目,从幼儿园一直送到大学毕业,让它赚钱养家。比如,小牛电动我们是从天使轮、Pre-A轮、A轮、A+轮,最后投到了Pre-IPO轮。这种策略是很管用的。

 

李黎我们每年大概投10-20多个左右,去年也是这样的节奏。在疫情期间,我们仍然在匀速地投资。最近,包括过去的2022年12月,我们也投了大概3个新项目。

 

Part2 请回答2023创投市场——创业者篇

 

嘉程创业流水席:从2022年至今,全球的主要二级市场都在低谷挣扎,这对一级市场的估值体系会产生哪些影响?

吴世春:对企业的估值,在不同阶段、不同市场情绪下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二级市场的估值会对一级市场有比较大的影响。二级市场今年都表现非常差,比如腾讯的P/E现在只有11倍。在这样的环境下,早期项目相对的估值也会下降。过去两三年相对泡沫期的时候,Pre-IPO、D轮之后的一些投资,现在看起来也过于高估了。比如,卫龙在一级市场上估值最高的时候达到过600亿人民币,前段时间在香港上市,市值也就200多亿港币,业绩倒挂很严重。其它一些没法做到流血上市的资产,还要有比较长的时间消化估值。

 

此外,一些自动驾驶、芯片、疫苗在一级市场也高估得很厉害。反而一些偏实业的,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军工军民类项目,估值是比较合理实在的,二级市场跟一级市场的估值差异也没有那么明显。因为这些领域在2022年没有太受疫情的影响,能够继续保持高增长,撑得住高估值。对于被高估的资产,这些估值的修复,要么等到高增长再次来临,要么就需要长时间的业绩把估值进行消化。不同的行业情况不同,大概需要1年~5年去消化估值。

 

嘉程创业流水席:请问李潇,愉悦对中早期一级市场的估值体系是怎么看的?

李潇:在回答具体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估值体系的变化,大家经常拿中美做对比,中美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相同之处是,都有泡沫,一级市场都跟二级市场的估值密切相关,美国的二级市场在2020年和2021年的前三个季度都是大年,一些Saas软件公司的估值都到了100倍的P/S,甚至更高,导致一级市场也都是极高的估值。

 

中美创投市场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除了非常优秀的大市值公司,如美团、头条、Shein,我们更缺少一些百亿美金级的、成堆的公司出现,期待未来可以有一些底层的系统性创新,来孕育一批较大规模的公司。第二,今天我们经常一窝蜂朝一些领域里边去投,导致估值过高,同质化的竞争非常激烈,资本效率不足。第三个,我们的资本市场还需要成长,无论在退出机制和吸纳全球资本能力方面还需提升。

 

再来说估值。现在融资难融了,对投资人而言是个好的时间点。对创始人而言,如果把面子问题撇开,其实也是个好事。市场正在进行周期性的理性回调。

 

嘉程创业流水席:请问愉悦李潇,早期估值你们是怎么把控的呢?

李潇:在估值的绝对水平上和股份比例上,市场都有回调。原来大家竞争激烈的时候,早期只能拿到10%的股份,今天投资机构有机会拿到更多的15%,甚至20%的股份。但这仅局限于被低估或者非共识的行业。政策导向的、非常火热的赛道则会很贵。比如前年年底、去年年初的时候,芯片就非常贵,去年上半年的储能也是如此。

 

大家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一是比别人都看得准,认为未来一定会有增长。二是往前面走得更早一点,比别人更早发现机会。三是耐得住,相信泡沫某一天会破碎,静待时机。总之,不同基金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

 

嘉程创业流水席:对于估值,嘉程李黎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吗?

李黎:我非常同意李潇的观点。刚才有一个席友问,“被投公司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寻求新资本时,不得不考虑flat或down round(流血融资),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呢?”我的回答是:公司活下去非常重要。最近纵观全球市场,许多板块都很低迷。比如Elon Musk身价大跌,美国Facebook和创业公司的股价下跌,中国腾讯和阿里等股价也下滑。当市场不好的时候,早期市场还算活跃,成长期基金出手缓慢,即便企业上市也有很多破发。在一级市场上,公司的创始人不要太顾及面子,核心点是要活下去,拿到钱。无论是开源节流,拼尽全力拿订单,还是融资,都很重要。Down round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事。在早期投资阶段,估值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双方能舒服地建立一段合作关系、扶持着上路,共同成长。最重要的是你的企业有没有产生真正的长期价值。作为CEO要考虑的是如何带着企业穿越周期,走向未来。

 

李潇:咱们很多席友都是创始人或想要创业的,我还是想强调一点,我觉得咱们很多创业者,思维方式需要做一些改变。第一,大家容易跟别人比,比如看原来级别比我低的人创业拿很多融资,我就要比他高。第二个是在早期又想多拿钱,又不想释放股份。此外,还有一些创始人对市场不那么了解,想先报个高一点的估值来试水。事实上,对于早期项目,你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要价,又没有数据支撑,会把很多投资人吓跑。这三点是我经常看到的一些错误,供大家参考。

 

李黎: 我还想补充一点,创始人切记陷入“三好学生心态”误区。我们会看到很多学历或工作经历背景很好的创业者,过往的人生经验是只要努力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就会发三好学生奖状,工作中就会升职加薪。在创业的时候,他们潜意识会认为只要做好业绩,投资人就会给予高估值。但创业市场并没有这么简单,整个市场的情绪是波动的,业绩与估值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关系,也是很动荡的且在一定的时期内不匹配的。创业者要抛弃对于估值的执念和幻想,核心点是要拿到融资,稳定并提升企业的经营情况,永远有危机意识。

 

嘉程创业流水席:请问梅花吴世春,您是从企业家成功转型为投资人。很多席友向您提问,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您看好什么样的企业家?

吴世春:我们一直说要帮助“聪明“的年轻人成为伟大的企业家,但“聪明”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市场足够宽阔的时候,只要你敢干、早干、第一个出来干,把发达国家的模式往国内复制,就足够聪明了。随着创业难度的提升,创业的广度和深度在加大。现在的“聪明”则更多要求全面的综合能力。我们需要创业者在行业中有足够深的积累,有比较强的逆商、比较快的学习能力。像我们投的徕芬,它作为消费电子,需要的能力要比纯粹稿研发更综合。我看到创始人对新事物理解特别快,也特别肯干,作为一个不太擅长社交的人,能够天天在直播间里出现,卖自己的产品,值得敬佩。在当今的环境下,我们希望创业团队足够“聪明”,要有技术领军、行业老炮、超级销售,没有短板。原来是一根长板就能一招鲜走遍天,现在是只要有一根短板,可能就会败在上面。

 

我们要有信念,只要创业团队足够“聪明”、产品足够强,总是会有增长空间的。比如在2022年的这种环境下,徕芬作为消费品还增长了12倍。即使在最恶劣的情况下,总会有新的爆款、新的大公司不断涌现。

 

Part3 请回答2023创投市场——行业篇

 

嘉程创业流水席:无论是梅花、愉悦还是嘉程,近年来都在硬科技、机器人、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都有知名的投资案例。这些行业的投资逻辑、估值体系、投资判断和以往的TMT、消费等领域,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吴世春:一个SaaS公司它可能需要5年时间才能连续做到5000万人民币的收入,市场能够按照15倍的P/S来给它估值;有的新能源公司刚成立就能拿到订单,但市场只能按照不到10倍的P/E给它估值。我们也不会一味用一种估值模型去看待所有领域的创业。

 

嘉程创业流水席:现在创业进入深水区,创业公司自己造血的能力非常重要,之前靠着融资活下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也请嘉程李黎分享一下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估值逻辑。

李黎:我非常同意世春和李潇的观点。所谓的估值是什么?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估值就是给企业投入资金支持扩大生产或拓展业务,是一个为创新添加燃料、加杠杆的过程。比如说像世春刚才讲到,一个SaaS公司,收入是5000万人民币,15倍的P/S估值,其实杠杆倍数就是15倍。为什么大家会以15倍的P/S给你估值呢?是因为大家对公司后续的发展是有预期的,预料你在未来的一两年,会有数倍甚至15倍的成长。这些成长需要是有质量的成长,甚至是对行业或者社会能创造价值的成长。像机器人、新能源领域都是有订单的,有收入的,但是医药、生命科学、科技研发,早期都不会有订单,没有太多收入。这就需要一些流动性工具、一些风险分摊机制。VC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产业,如何通过杠杆倍数、创造流动性来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如何让创新真正地为产业和社会产生价值,都是整个创投行业,包括创业者和投资人,都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回到估值的本身来讲,估值就是波动的,市场给出的变量太多了,核心要抓住常量——你的业务是不是足够稳健,你的收入是不是在有质量地增长,你们做的事情是不是一个能够开创未来的创新?二级市场会有各种估值体系的重构,但核心点还是回归到企业本身的价值。

 

嘉程创业流水席:在行业篇的最后,请问大家一个展望性的问题,面对即将展开的2023年,一级市场会好于2022年吗?各位的投资机构会重点在2023年会关注哪一些方向,或具备哪些特点的企业?

李黎:我挺期待2023年的。关注的主线依然是科技创新,其实每年都会出现的新的产业结构升级。2023应该是很多行业重新回到正轨上的一年。

 

吴世春:我觉得2023年是充满希望的年份。2022年大家憋太久了,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一股子劲没有发挥出来,希望通过2023年的努力弥补。2023年我们预期至少会恢复到2021年,甚至会有更好的投资氛围。我们今年的投资还是坚持综合性打法,不给自己盲目设限。

 

关于预测什么样的公司会成为当年的好公司,其实很难。我们说“凡人一预测,上帝就发笑”;投资人一预测,上帝也会发笑。年初做的预测,年底经常都会打脸。我们还是要不断地跟市场碰撞、跟着市场的脉搏跳动。2023年的每一天都会比上一天更好。

 

李潇:我比较相信中国的市场一定会有反弹,也相信中国创业者的韧性、积极性、勤奋度。现在拿不准的地方,是整个投融资的环境。美国加息导致的紧缩,会对后期的投资人,当然可能以美元基金为主,产生一定影响,市场的活跃度会降低,给一级的创始人加的杠杆就会小,这是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从方向的角度而言,我个人会从两个角度去关注投资机会。第一是发觉别人知道但是没有关注的under value的领域,第二是前瞻地看到一些大家还没关注的领域,挖掘新机会。

 

嘉程创业流水席:说到最近比较冷的行业,想请教一下愉悦李潇,您怎么看消费?2023年消费会回来吗?

李潇:我觉得消费一定会回来的,像梅花世春他们投的徕芬,靠自己的能力与产品,在2022年增长了15倍。在疫情期间,抖音直播、短视频渠道的变化,会对整个市场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可能线下很多老超市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线下的零售也好,消费服务也好,有很多的细分领域需要去适应新的用户需求、新的线上渠道。因此,一定会有很多机会。

 

Part4 请回答2023创投市场——席友提问篇

 

嘉程创业流水席:我们进入最后一部分,席友提问篇。一位席友问,怎么看中国企业未来的出海与创新机会呢?

吴世春:我们认为出海不管是对大型平台,还是小型创业者,都是很好的机会。中国现在涌现了像TikTok这么强有力的世界级公司。我们认为中国跑出来的一些模式,在海外有很强的复制性。中国的品牌有潜力在海外成为不同品类的第一名。很多成为中国第一名的公司,都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名。我今天看到一个数据,比亚迪2022年的汽车交付量是186万台,特斯拉是130万台,所以从数量上来说,中国的比亚迪超越了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席卷全世界。汽车领域是最大宗的工业品,原来一直都是欧美日韩的天下,现在中国迎来了换道超车的机会。在燃油车时代,因为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底蕴不够,很难超车,但是现在结合新能源,中国在这块领域取得了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成绩。汽车都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我相信中国其它领域也会有大把机会。

 

嘉程创业流水席:下一位席友想问梅花吴世春,中国企业出海的心态以及优势是什么样的呢?

吴世春:现在已经不是说必须要把公司做到多大再出海,而是说要同时经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把海外的市场当做自己目标市场的一部分看待。中国现在的供应链能力、设计能力、交货能力,都在全球无可比拟。举个例子,比如今年九安医疗,前三个季度净利润160亿,因为它是全球唯一一家能拿到FDA认证,又拥有中国大规模生产力的公司,它可以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美国所需要的抗原试剂盒的交付。我觉得中国在创新上面,可能软件和芯片上会有比较大的差距,但在硬件、一些需要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产品上,是有优势的。所以我们很看好有出海视野的团队。我们中国的公司也要像美国的一些公司一样,天生就面向全球市场,有大的视野,把自己当作一个全球的竞争者看待。

 

嘉程创业流水席:谢谢吴世春。这里补充一个海外资本市场的信息,今年投行一个很大的业务板块是GDR(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帮助在A股上市的公司在伦敦和瑞士再上市。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多家公司,比如国轩高科、乐普医疗、欣旺达都完成了GDR。这也反映出海外资本市场正在越来越积极地接纳中国企业。

 

嘉程创业流水席:有一位席友请教吴世春,硬科技和生命科学里有没有细分的侧重主题?

吴世春:先说硬科技。在半导体方面,我们投偏军用的方向,不投消费类半导体,因为消费类半导体相对比较饱和。“军”这一方面,倾向于军民两用的方向,我们希望投那种已经在民用上面取得了突破,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有了生存能力,不需要靠军方订单来生存的公司。数字经济方面,我们希望投可以把数据变成生产力的公司。智能制造方面,中国会有大量的工厂引入自动化设备,因此这块我们投了很多机器人。最后商业航天方面,我们也投了很多公司。像星河动力,它是国内民营火箭里,连续四次发射都成功的公司。还有微纳星空,做中型卫星(100公斤到500公斤),目前在国内民营卫星里是绝对的头部。我们还投了数字太空,做的是太空孪生方向,把很多太空信息进行孪生,变成更加可用的数据。此外,我们还投了星移联信,他们是中国星网的参与方。

 

生命科学领域,我们在投一些脑科学、合成生物相关的领域。比如在合成生物领域,我们投了百达联康。

 

嘉程创业流水席:席友提问愉悦李潇,在科技和生命科学这边,愉悦有没有什么重点?

李潇我们有几个原则。第一,我们希望去找跟中国优势产业结合比较紧密的科技。例如中国的新能源今天是全球领先的,围绕着新能源这个领域的技术,包括汽车芯片、汽车上应用的新产品,会很有前途。智能制造方面,我也同意世春的观点,中国是一个制造的大国,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力,是将来必然的趋势。

 

第二,场景优先,要去找到技术能落地的场景,而不是空谈技术。科技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容易脱离场景,有时候是“拿着锤子去找钉子”,说技术多么牛,但实际上找不到特别多的场景。此外,有些领域里,技术的领先性、独占性被高估了。比如,很多AI公司说到底是一个to B公司,比较难成为垄断公司。它做的不是底层的东西,得一个一个按项目做。那么,这样的AI公司应该按照软件公司来估值,还是按照特别的体系来估值呢,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嘉程创业流水席:谢谢李潇。硬科技和生命科学现在也是嘉程两个重要的投资方向。请李黎总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嘉程的策略。

李黎:首先说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我们之前系统性看过基因治疗、递送、mRNA疫苗、CXO医药外包(CRO合同研发服务组织、CMO合同生产加工组织、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组织的合称)。我们也和美国很多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领域的头部基金合伙人进行了交流。很多领域在中国也刚刚起步,嘉程在持续关注中。在这个版块,我们投资了士泽生物、未名时光、芝诺科技、斑马鱼智能等公司。

 

另外,有关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域,比如精密仪器、自动化设备我们都蛮感兴趣的。

 

在科技主题里,我们会投资云原生、机器人及上下游、AI等。我们投资的策略不是按照单个deal来投,而是希望围绕产业链的上下游投出一个组合、一个矩阵。

 

嘉程创业流水席:有席友提问,关于流动性与退出机制,未来并购M&A会成为中国VC公司更主流的退出方式吗?如果是的话,有M&A退出机会的行业会是哪一些呢? 

吴世春:对于中国来说,并购M&A应该是逐步会热起来的退出渠道。我们原来非常依赖于IPO的退出,在移动互联网热的时候,确实可以创造很多奇迹。但接下来在硬科技领域里,我相信M&A的退出会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能通过并购,更快地去实现产品的组合,促进创业上岸、投资人退出,会是个皆大欢喜的事。在芯片这些领域,有时单独上市可能很难,但又对一些公司很有价值,并购就成为了一种可能。中国过去3年,有差不多1000到2000家公司上市需要定增。他们手握大把现金,可以用于并购好的资产。所以我觉得接下来这个市场会繁荣,更多并购顾问、中间商会产生。我们过去三年已经有七八个项目通过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总之,我很看好并购市场的退出机会。

 

嘉程创业流水席:谢谢吴世春,关于一级市场流动性,我想请教一下李潇。2020年是中国S基金(Secondary Fund)的元年,您怎么看S基金在中国市场下一步的发展?

李潇:S基金在海外已经比较成熟,在中国也是应运而生。整体而言,美国相对来说更为成熟。除了项目大小、增长速度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退出机制比较成熟,基金每过两三年就可以有M&A退出。这两年LP越来越重视基金的退出,而不仅仅是基金的账面回报,于是就有了增加流动性、发展S基金的需求。但中国的S基金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什么样的折扣是合适的,怎么样跟GP去合作等等,都需要探索。目前来看,S基金的成交还是有限的,但未来一定会对市场流动性很有促进。

 

嘉程创业流水席:下一个席友比较关注金融科技赛道,他想问一下,怎么看国内金融科技2023年的出海机会?

李潇:出海当然是可以的,支付宝也好,微信支付也好,金融电商也好,好多中国的创新全球领先,美国和全球都在抄。我相信中国的创业者在海外市场会有一些阶段性的机会。但这里边也有一些问题。美国作为一个主流的市场,已经有很多本土创业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已经有有PayPal这种很牛的公司了,中国创业者可能会比较难做。东南亚的中国的创业者更多,但问题是市场比较分散,可能也会有二三十亿美金的公司,但想象空间会小一点。

 

李黎:国内的金融监管非常严格,近几年创业的机会不多。东南亚市场涌现出很多机会,新加坡、香港也在争相吸引金融科技的入驻,还是有一些机会的。但核心点还是,这些国家的监管未来可能会越来越严。此外,墨西哥市场、非洲市场也都有人在做。美国当地的金融市场比较成熟,中国创业者可能很难做。

 

在金融科技领域,我们也要看到中美环境的不同,不是所有模式都可以照搬。美国的支付类服务公司,会收取3%-5%的佣金,在高费率的前提下,上下游出现了很多市值过500亿美金的公司。但是国内的支付领域,牌照比较严格,佣金比较低,运作模式就会不同。

 

嘉程创业流水席:有席友比较关注2023年的餐饮业创业趋势,愉悦投了很多线下餐饮,像瑞幸、Blueglass等,请李潇来回答一下席友提问。

李潇:传统的餐饮会比较难,我更愿意把它放在新消费或新连锁这样一个大的范畴里讨论。今天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在于新连锁业态、新服务业态的出现。比如麻六记,一个人很传统的公司,但今天它却成为线上带货非常强的网红。它到底是个什么公司呢?餐饮公司,还是线上的预制菜公司,还是一种新的业态呢?这个领域里,还存在一个问题,是最终的二级市场会怎么去看待这个行业,A股、港股、美股对于这些领域上市的态度如何,都需要关注。整体我持相对积极的态度。

 

嘉程创业流水席:有席友想请吴世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您“心学”的要点。

吴世春:我过去一直在把王阳明的心学跟创业结合起来,讲创业心学。王阳明的心学鼓励人们从内心出发,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创业没有一帆风顺的,都是在“嚼着玻璃,凝视深渊”,有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一个接一个的挑战。王阳明的心学告诉我们,要提升认知、提升心力,在环境的变化下不断适应、自我进化、自我迭代、找到方向。在市场中,每一个团队都在竞争、进化,由市场来作出选择,适者生存,留下最终的佼佼者。

 

嘉程创业流水席:谢谢吴世春分享心学的要点,感兴趣的创业者,也可以深度阅读世春的《心学》和《自制力》两本书。下一个问题想请问李潇,您觉得对于消费赛道、跨境出海项目,投资逻辑是什么呢?

李潇:跨境我比较看好,它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原来中国更多只是生产制造商,要通过贸易商出口到海外,或者只是给别人做简单的代工。现在,一方面我们公司自己的能力有所增强。另一方面,很多基础设施都完善了,包括支付、物流、海外推广渠道等。比如,TikTok短视频的出现,让品牌可以短时间在全球获得大量曝光。这都是历史性的大变化和大机会。

 

赛道是好,但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呢?中国公司有没有可能在美国、日本这样的市场,战胜当地的巨头公司呢?原来这些巨头公司强,在于它们了解本地市场、有品牌、有流量,但上面卖的许多货都是中国公司的货。如果将来信息的透明度变高了,光有流量而缺少产品,就不足以创造足够多的价值。Shein一个做产品的公司,最后就成长为了一个产品渠道一体化的公司。中国是全球最“卷”的市场,我们要发挥好自己的供应链优势、运营优势,到海外、全球去竞争。

 

嘉程创业流水席:请问李黎,中国的“Next Big Decacorn”(十大独角兽)会出现在哪个行业?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与创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李黎:十大超级独角兽应该会出现在科技领域。近几十年来在二级市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只在两个行业中轮换,一个是能源,一个是科技。世春刚才说到的比亚迪,就有能源和科技的双重属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我认为核心还是要用科技创新带来新的生产力。在市场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的创业者不能做“Me too、 Me better”,而要寻求真正的创新。有能力人才很多,许多海外、国内顶尖高校出来的年轻人都身怀绝技。最大挑战还是要有创新的能力和意识。在我国的创业市场,任何一个行业出来,就是一窝蜂的企业跟上,形成了很多同质化的竞争,而缺少更多自主的判断和思考。未来的核心点,还是要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创新。这是最大的挑战,也潜藏着非常大的机遇。

 

虽然听起来比较空,但这是我作为投资人发自内心的想法。希望2023年,中国市场上可以出现更多真正的创新者,能够与之握手,一起往前走。

 

嘉程创业流水席:今天大家分享了很多真知灼见,背后都有两个关键字,希望。2023年必将是经济复苏、科技发展的一年。嘉程、梅花、愉悦,还有小饭桌欢迎各位有创业想法或已经着手在准备创业的朋友来和我们聊一聊,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全文完

往期嘉程创业流水席线上活动现场

往期嘉程创业流水席线下活动现场

嘉程资本Next Capital是一家专注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基金,我们极度信仰科技驱动的行业创新,希望成为创新者的第一笔钱,与极具潜力的未来商业领袖共同开启创新的未来。

我们的投资领域涵盖新消费、新技术、新医疗。投资案例包括熊猫速汇、多抓鱼、十荟团、拉面说、店匠、bosie、熊猫星厨、核桃编程、橄榄枝健康等多家创业公司的天使轮或早期阶段。

嘉程资本旗下的创投服务平台「嘉程创业流水席」,致力于为科技互联网创业者和行业人士提供深度链接和一手行业信息,迄今已服务数万名创业者,汇聚了数百个创业者社群,有近千位企业家与行业专家在嘉程创业流水席分享过行业观点。

嘉程资本创始合伙人李黎是知名天使投资人,曾主导投资过乐信(纳斯达克代码:LX)、团车(纳斯达克代码:TC)、老虎证券(纳斯达克代码:TIGR)、牛股王、蜜芽、辣妈帮、PingCAP、易订货、彩贝壳、鹿客、Krazybee等明星公司的天使轮。

嘉程资本是创业者思考的伙伴,成长的伙伴。

嘉程资本
握手未来商业领袖
BP 请发送至 BP@jiachengcap.com
微信ID:NextCap2017